注意定期加注和更換潤滑脂,在加換新脂時,應將廢潤脂擠出,直到在排脂口見到新潤滑脂時為止。加脂過程務必保持清潔,防止機械雜質、塵埃和砂粒的混入。潤滑脂加入量要適宜,加脂量過大,會使摩擦力矩增大,溫度升高,耗脂量增大;而加脂量過少,則不能獲得可靠潤滑而發生干摩擦。一般來講,適宜的加脂量為軸承內總空隙體積的1/3~1/2。
潤滑脂是否變質:顏色變黑,表示氧化變質。如果僅僅表面一層變色,可以將表面一層刮去,仍可照常使用。檢查一下酸堿度的變化,即用酚酞指示劑滴在少量的潤滑脂上,混合均勻,用手指捻一下,如呈紅色,則說明潤滑脂保持堿性;如果不變色,則說明脂已變成酸性。一般來說,變為酸性的潤滑脂不能在貴重儀器上使用,以免產生腐蝕,但可以降低標準使用,用在不怕腐蝕的較為粗糙的設備上。
潤滑脂的抗磨損性與抗磨性并不總是一致的。減少摩擦,并不一定表面摩擦總是小,而降低磨損時,摩擦并不一定減少。這兩種性質中的任何一種性質都不能完全代表潤滑脂的潤滑能力。潤滑脂的潤滑機理存有不同看法:1、潤滑脂分離出的基礎油起潤滑作用,稠化劑只起貯油作用。2、潤滑脂本身的流動起潤滑作用了。3、潤滑脂本身和分理出的基礎油共同起潤滑作用。后來又實驗證明,皂有減磨作用,皂基脂比基礎油的摩擦系數低。研究表明,潤滑脂的抗磨性隨脂肪酸碳數的增加而變差;冷卻速度不同,鋰基脂的皂纖維結構不同,抗磨性也不同。